惠民保持续掀热潮!超190款覆盖278个地级市近亿人,多地升级上线,这一问题引关注

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简称“惠民保”)继续掀起参保热潮。惠民
11月7日,保持2023“清远惠民保”升级上线;11月15日,续掀线问2023年“广州惠民保”正式开放投保……11月以来,热潮人多全国多地升级上线新一年度惠民保产品。超款
据众托帮统计,覆盖截至2022年10月底,个地关注全国28个省132个地区278个地级市推出了193款惠民保,市近亿级上约8500万人参保,地升保费约85亿元。题引11月前7天,惠民全国惠民保新增参保突破800万人,保持保费超过10亿元。续掀线问11月8日,热潮人多全国9个地区同步上线惠民保。超款
今年已上线超190款惠民保
今年各地升级上线的惠民保延续惠民特色,低门槛高保额仍是标配。
例如,2023年“广州惠民保”设置了基础版和PLUS版两大版本。其中,基础版保费为49元/年/人,年赔付金额最高200万元;PLUS版保费89元/年/人,年赔付金额最高300万元,保障范围覆盖医保范围内住院及特定门诊医疗费用、医保范围外住院及特定门诊医疗费用,高额特定药品数量从去年的38种增加至45种,恶性肿瘤、罕见病患者的医疗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2023“清远惠民保”延续惠民特质,推出99元升级版和69元基础版供清远基本医保参保人选择,旨在增强与清远基本医疗保险融合互补作用。与2022年保障方案相比,“清远惠民保”保障升级,实现“一减一降三提升”。其中,升级版严格既往症限制,从5大类减至1大类(仅限制恶性肿瘤-重度);升级版年免赔额从1.8万降至1.7万,降低免赔门槛。
在投保人群方面,多地惠民保不限户籍、年龄、职业,无需体检、无等待期,凡是当地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正常参保缴费的参保人均可投保;在投保范围方面,惠民保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惠及更多人群。
“惠民保”即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最早于2015年在深圳市萌芽。202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此背景下,惠民保自2020年开始快速发展。
2020年以来,惠民保作为具有“普惠”性质的商业医疗险,业务模式得到政府、商业保险机构,以及第三方服务平台等的广泛参与,发展呈现井喷态势,逐步成为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补充。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2021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惠民保覆盖全国28省,共有1.4亿人次参保,保费约140亿元。
惠民保可持续发展引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近两年现象级保险产品,目前大多数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项目还未经历完整的保险期间,部分地区参保人群增速出现挑战。对于惠民保这类低保费、低门槛、高保额的惠民产品,如何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成了整个市场关注的焦点。
“预计2025年前,全国惠民保的年度有效保单人数或在保人数将超过2亿人次。”众托帮联合创始人龙格表示,目前惠民保项目本身的长期可持续性仍应重点关注,提升年轻和健康人群的持续参保率是关键。
近期召开的线上研讨会上,财险产品创新部产品研发处李君杰认为,一是从产品设计来看,数据积累非常重要,也是产品迭代、升级延续的关键点;二是参保人群的平衡,除了年龄段的平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参保人群的比例;三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例如可以通过健康管理服务改善民众健康状况,增加客户黏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惠民保赔付率。
此前发布的《2022年惠民保可持续发展趋势洞察》指出,从逻辑上看,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筹资可持续和支付可持续。其中筹资可持续即持续保持足够大的参保量,支付可持续即在基金管理上能实现有效控费。
在筹资端,惠民保需要解决尽可能提高参保和续保,从而维持高参保率:产品价格、政府参与、客户体验是影响参保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支付端,惠民保需要解决基金应该支付什么,支付多少和怎么支付三个问题。
报告建议,推动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以下三大方面入手:
一是筹资可持续性,主要通过产品合理定价、多维度提升客户体验、争取政府参与开放医保个账、专业化的城市营销策略提升商保意识等四方面提升参保率;
二是支付可持续性,主要从自费保障责任的精细化设计划定赔付范围,探索产业融合创新支付模式降低赔付成本等提升基金支付效率;
三是实现医保局、银保监、央企保险机构等多主体间的数据互通互联,提升惠民保产品创新、精准定价、规范高效运营能力。这方面,亟需政府部门加强对惠民保业务数据的规范化管理。
相关文章
图解 | 上海再推生物医药新政: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7- 作者/一财科技富士康18日在官方公众号发布信息显示,该公司今年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3747人,其中深圳厂区1624人,外厂区2123人。从毕业院校来看,有悉尼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海外及港澳2025-07-07
- 【导读】相比2019年的6月份,房价涨幅居前的7个城市是深圳、无锡、成都、宁波、北京、上海、广州。作者 | 第一财经 林小昭疫情之后,各地楼市发展也在经历深刻变化。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25-07-07
- 本报实习记者 许予朋近期,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8.82万亿元,同比多增4.7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超过10万亿元,引起网友热议。时间倒回去年,202025-07-07
- 生育支持政策越来越友好。日前,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制定了《关于完善生育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登记人可以在孕后生育前办理生育登记,未办理的应在2025-07-07
- 记者 | 殷宴夏季是新疆旅游的传统旺季。加之今年6月以来,一系列疫情防控精准化措施出台,旅行限制相对放松,新疆游热度迅速上升,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目的地之一。途牛旅游网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后,新疆地区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