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比人强 创金合信基金罗水星:紧缩中衰退的宏观环境对美国资产不太友好
美国当地时间9月21日,形势信基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比人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上升至3-3.25%区间,强创这是金合金罗紧缩美联储今年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加息点阵图显示,水星联储官员进一步大幅上调加息幅度预期:2022年联邦基金利率由6月份预测的中衰3.4%上调至4.4%,2023年由3.8%上调至4.6%,退的太友当前时点预期11月、宏观环境好12月可能会有75bp+50bp或者50bp+50bp的对美加息操作。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宏观分析师罗水星表示,国资持续的形势信基高通胀是联储继续走鹰的根本原因,之前市场过于乐观的比人预期正在被高通胀的现实压力纠正。紧缩中衰退的强创宏观环境对于美国资产不太友好。四季度海外宏观环境仍是金合金罗紧缩一个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阶段,需要适当保持谨慎。水星
罗水星分析,美国8月CPI和核心CPI继续保持强韧性,高房价—高房租的粘性强、高汽车价格—高油价—高出行服务价格粘性较强,高生活成本—高工资(近期罢工事件出现)—高通胀的螺旋结构在不断形成,这决定了美国打压通胀的难度高。
由于之前滞后的操作,在高通胀的现实压力面前,此前8月底鲍威尔在一年一度的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会的讲话,就已经开始释放抑制通胀的坚定决心,强调历史记录对过早放松政策提出了强烈警告,美联储实现价格稳定的责任是无条件的,但市场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一次鲍威尔再次强调,历史经验警示不能提前降息。
美国在紧缩中衰退的宏观走势无可避免。美联储大幅下调了对经济的预测,今年的GDP增速预期从1.7%下调到0.2%,明年从1.7%下调到1.2%;同时小幅上调了通胀和失业率预期。通过加息打压部分供给端贡献的通胀压力,需求必须被压制到更极端的情况。美国长短端国债利率持续处于倒挂,也不断强化衰退预期风险。
罗水星认为,紧缩中衰退的宏观环境对于美国资产都不太友好。债市利率、尤其是短端利率仍有上行压力;权益市场方面,我们一直强调之前过于乐观,更多定价的是紧缩的杀估值风险,尚未完全定价衰退的盈利下行风险,后续预计美股仍然有较大的波动风险。
罗水星说,我们一直强调,本届美联储的各项决议是高度数据驱动的(data driven),国际地缘政治、前期天量流动性溢出、脆弱的供应链和高能源价格等因素决定了持续的高通胀数据是美联储必须面对的,现实面前美联储不得不修正此前的预期。对于市场而言,四季度海外宏观环境仍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阶段,适当保持谨慎。
相关文章:
- 海外风险加剧 A股表现分化短期难以全面大涨
- 俄媒:“雷曼时刻”或在美国重演
- 证监会副主席:推动在港上市外国公司纳入沪深港通标的
- 国家医保局:群众对口腔种植领域“天价收费”等问题反映强烈,有人专门附了发票
- 中国动向将于12月30日派发中期特别股息每股0.0117元
- 浙江三澳2号核电常规岛主体开工,全国加快三代核电批量化建设
- 中国银行首席信息官孟茜:银行在融入数字经济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好三重作用
- 因存安全隐患 6421辆捷豹F-PACE、路虎发现、揽胜运动等车型被召回
- Mysteel解读:连粕4100-4200点关口盘旋 豆粕现货价格凸显压力
- 生活成本飙升,英国返校季400万家庭被迫购买二手学生用品
相关推荐:
- 都曾持股德恩精工,弘亚数控、昊志机电实控人被查巧合还是必然?
- 半导体设备公司IPO云集:屹唐股份研发投入“一骑绝尘”,华岭股份成果转化表现突出
- 国家外汇局郑薇:我国直接投资保持较高水平净流入
- 爱尔兰驻华大使馆科技创新参赞乔柯汀:统一的数字标准非常重要
- 对话微电生理董事长顾哲毅:“国产电生理先行者”对标国际巨头 内、外创新两腿并行
- 河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原主任陈益民接受审查和调查
- 俄气今年前8个月天然气产量和出口量双降
- 孟晚舟回母校演讲:读书万卷,咖啡千杯(附演讲全文)
- 美媒:亚马逊曾考虑向已倒闭的自动驾驶技术项目Argo AI投资数亿美元,但交易最终破裂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王一鸣:金融体系需要做出适应性调整
- 机构:到2022年底用于智能手机的LTPO-AMOLED将同比增长94%
- 欧、美ESG监管路径差异化 全球资管格局面临强力重塑
- 股指期货探底回升 IM主力合约涨0.31%
- 为了获得欧洲消费者青睐,中国汽车公司选择让全部车型去“撞”个好成绩
- 关注人数近亿、数十万人召唤,特朗普依然矜持……
-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最快”图数据库开源,TuGraph开启新里程
- 从“隐形大国”到疫情后经济增速亮眼,印尼如何成为G20峰会焦点
- 贾跃亭造的新车又要延期!法拉第未来三季度净亏收窄至1亿美元
- 保险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细则出台 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
- 汇丰:新西兰联储加息暗示全球紧缩政策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