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学者:没有中国,多边主义是不可能的
原标题:英学者:没有中国,英学有中义多边主义是国多不可能的 参考消息网5月31日报道 《日本时报》网站5月29日刊登一篇题为《如何与中国接触》的文章,作者为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全球政策研究所国际经济学教授葆拉·苏巴基,边主全文摘编如下: 世界秩序面临持久分裂的英学有中义风险,一边是国多美国及其盟友,另一边是边主中国及其伙伴。 正如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上个月在理事会的英学有中义一次活动上所指出的,这种结果极不可取,国多美国必须与中国合作防止这种结果。边主但是英学有中义,她几乎马上就话锋一转,国多主张采取可能阻挠这一努力的边主行动。 在耶伦看来,英学有中义美国应该与“坚定遵守一套关于如何运行全球经济体系的国多规则和价值观”的国家深化关系。这会将有着不同价值观和原则的边主国家置于何处?如果各国只与那些以相同方式看待世界的国家进行公开接触,那么全球制度架构如何能够维系下去?如果西方把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排除在多边安排之外,那么中国除了带头提出替代方案之外还能做什么? 更好的对华策略应该考虑三个重要因素。第一,没有中国,多边主义是不可能的。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系统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双边贷款国,它为多边金融机构作出了巨大贡献。事实上这也是第二个考虑因素——中国在国际金融架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机构的成员,也是机构的建设者。 西方对华策略必须考虑的第三个因素是最棘手的: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与七国集团截然不同。这是西方与中国之间紧张关系的主要源头,也是耶伦等官员主张与“志同道合”国家进行更容易的接触的重要原因。 诚然,处理好相互冲突的观点、意识形态和利益具有挑战性。然而,与中国对抗无济于事,将中国排除在多边体系之外也是如此。 相反,七国集团应该把重点放在找出具有共同利益且产生误解和分歧风险较低的领域,并抓住一切可能的合作机会。应对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融资——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但绝不是唯一的例子。虽然西方媒体经常把中国描绘成不妥协的形象,但中国却继续在各种经济和金融问题上与西方进行建设性接触。 共同价值观不是说服各国推进共同目标的唯一途径,务实的考虑也非常重要。在与中国打交道时,西方应该尝试在具体的共同利益基础上建立国际对话和政策合作。 与西方的主流说法相反,几十年来,与中国合作一直是常态。在全球经济中,中国和七国集团分道扬镳对双方都有害无利。#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cm涨停,叕叕创新高!这个题材大爆发,“从0到1”,业绩高增长概念股名单出炉
- 逃逸能力更强的XBB.1.5会引发新一波感染高峰吗?
- 国际原油价格延续跌势:日内一度跌超3% 布油重回80美元下方
- 员工合伙诈骗1.86亿!原中信银行支行高管被判14年
- 稻盛和夫,日本最后一个“经营之神”落幕
- 午评:苹果涨超5%,能化系期货领涨,黑色系期货领跌
- 国务院: 千方百计提高防疫物资供给
- 茅台进军元宇宙,苹果手机APP下载量第一!注册用户突破100万,用户吐槽体验差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设置境外分会场 国际化参与程度提级升格
- “千疮百孔” 的大型科技股后市如何?分析师:今年料迎全面反弹
- 一年会员费最高64万元 汽车引流平台坐地起价遭“声讨”
- 瑞信:维持招商银行跑赢大市评级 邮储银行目标价升至5.9港元
- 车企加速切入电池自研赛道: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渐成主流
- 美国众议院议长选举进入死胡同 或酿成“百年未遇之僵局”
- ST红太阳股票索赔案诉讼时效将至,业绩大幅上升+预重整,投资者抓紧起诉
- 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走向
- 12月16日上映,《阿凡达2》来了,影院沸腾!
- 英飞拓:2022年净利预亏6亿元-8亿元
- 【育儿问答】3个月宝宝还没有形成正常生物钟规律咋办?
- 光大证券:首予京东方精电买入评级 目标价19.94港元
- 搜索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