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陶冬:美核心通胀破顶紧缩难停,英首相地位岌岌可危 正文
时间:2025-07-09 05:45:19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百科
美国的通货膨胀数据跌破了一地的眼镜片,让整个风险资产市场重新评估通胀形势和政策治理难度。9月份CPI不仅没有出现明显下滑,核心通胀更创下四十年新高,表明美联储有更艰巨的紧缩工作要做。市场进一步上调了终
美国的陶冬停英通货膨胀数据跌破了一地的眼镜片,让整个风险资产市场重新评估通胀形势和政策治理难度。美核9月份CPI不仅没有出现明显下滑,心通核心通胀更创下四十年新高,胀破表明美联储有更艰巨的顶紧地位紧缩工作要做。市场进一步上调了终极利率水平的缩难首相预期,两年期国债利率冲上4.5%,岌岌为2000年以来的可危新高,十年期国债利率也冲上4%。陶冬停英美股带动全球股市下调。美核
英国政府更换财相来挽救民意,心通但是胀破看来市场并不买账,30年国债利率再上4.8%,顶紧地位预示退休基金流动性危机尚未结束,缩难首相恐慌指数VIX停留在30以上。岌岌高位盘整,不过日元又爆出新一轮贬值,对美元冲破148关口,日本政府重申必要时会出手干预。OPEC+减产消息的冲击波大致被消化,原油期货价格回落。黄金价格跌向1650。
美国9月份CPI通胀上涨8.2%,核心通胀上涨6.6%,两个数字都超过预期,核心通胀更大幅反弹,创出40年新高。这说明拜登政府和鲍威尔联储今年以来遏制通胀的努力,在物价上并没有见到太大的效果。民主党要带着这份成绩单去面对中期选举了。
这组数据中最重要的是核心CPI同比再创新高,环比上涨0.6%,远超市场预期,不过就印证了笔者之前一直强调的观点,就是惰性通胀已经成为美国通胀中的最新拉动力,最新数据显示租金、医疗、服务业和食品接力推高通胀。尽管汽油价格明显下滑,尽管供应链问题已经舒缓,尽管各大零售商都在减价去库存,通货膨胀却高烧不退。美国的通胀源头已经从实物转到服务,现在又加上了惰性通胀,遏制通胀的难度越来越高,所需时间可能越来越长。
期货市场最新价格显示,资金预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1月和12月都将加息75点。最新的CPI数据,对于美联储是一个失望但不算大意外。FOMC 9月会议纪要中,就提到要大幅收缩货币政策来抗衡“广泛的和不可接受的高通胀”,强调“在应付通胀上动作不够大的成本,要大过动作过大的成本”。美联储在说不惜衰退抗通胀,不过市场认为一出现经济下滑美联储就会停手。
笔者修改美联储加息预期为,11月和12月会议上加息各75点,明年再加两次息,每次25点。笔者认为短期加息50点还是75点还是100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清楚明年的利率大势。市场认为政策利率走到中性区间,大约4.5%之后,美联储就会停止加息。笔者则认为美联储会暂停一下,不过如果惰性通胀令CPI维持在4%~5%而不再快速下降,下半年可能会继续加息。
美联储巨额扩张信用,令通胀远远超出正常周期的水平,货币政策恐怕也未必一触及中性区间就停得下来。FOMC的指引是到了中性水平之后,它会暂停观察,之后的动作要看数据,要摸着石头过河。哪怕经济和就业数据有转弱的迹象,如果通胀停不下来,估计加息也停不下来。
英国财相克沃滕被迫辞职,换上了老手亨特。克沃滕推出的经济刺激方案(又称小预算),包括了英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方案,可能制造出450亿的财政赤字,减税是没有相应财政收入支持的,只是假定可以发债解决,但是也没有事先征得央行的同意,而且发债成本已经高了很多。
这个刺激措施触发了英国国债和英镑的暴跌。那么问题来了。国债是被称为零风险资产的,多数退休基金都是杠杆买债的。价格突然大跌,基金就要补充保证金,但是市场流动性不好,基金被迫不问价抛售,触发了踩踏和连锁反应,甚至隐现系统性风险的苗头。央行被迫出手干预,才稳住了市场情绪。这是一次典型的市场倒逼政策。
但是财政大臣换人并没有平息民愤,英国国债继续被抛售。30年期国债利率在宣布人事变动前一度是4.24%,最后却以4.81%收市。笔者认为首相特拉斯的地位岌岌可危,因为她已经成为保守党的负资产。保守党在最新民意调查中的支持率只有19%,落后主要竞争对手工党34个百分点,而在保守党内部只有四分之一的议员真心支持她。
政府收回部分刺激方案,英国央行松了一口气,它可以重新专注于遏制通货膨胀,但是当务之急是修复政策出尔反尔带来的信誉问题,估计英国央行11月份会大码加息100点,明年初政策利率升到4.5%。
如果英国政府不再搞出奇葩政策,估计英镑短期会继续反弹。但是英镑的中期走势,还要看英国的基本面,看资金流向,看财政贸易双赤字的情况,看经济衰退的程度。笔者认为,英国经济今年下半年就会陷入滞胀局面。
本周两个重要数据,第一个是区和英国的CPI,预计双双进入双位数字。第二个是中国第三季度GDP数据。
(作者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无人”在即!北京自动驾驶开启“前排无人”测试时代2025-07-09 05:24
微软Win11更新录音机应用:采用可视化界面和全新外观2025-07-09 05:08
中金 | 元宇宙系列:探寻元宇宙的通行证——NFT2025-07-09 04:51
惨遭血洗,17万人爆仓,“币圈茅台”LUNA暴跌99%2025-07-09 04:24
Jefferies:下调赛富时目标价至240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2025-07-09 04:24
巴西中南部:截至4月底糖产量同比减少50.6%2025-07-09 04:14
中国海外发展:前4月销售686亿元,282亿元拿14宗地2025-07-09 03:42
零跑学不会特斯拉2025-07-09 03:39
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启动 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2025-07-09 03:37
4767辆!特斯拉上海工厂复工复产后首批整船电动车起运出口2025-07-09 03:20
粤传媒:目前无体育彩票代购或代销业务 预计卡塔尔世界杯不会对收入产生较大影响2025-07-09 05:29
李大霄:新闻联播讲A股要重视 预言很多人会后悔不已2025-07-09 05:18
2万元考一张废纸?别让“山寨证书”扰乱正规市场2025-07-09 05:13
打出“回购+增持”组合拳 提振信心 年内53家上市公司率先行动2025-07-09 05:09
中国空间站将为未来空间太阳能电站提供在轨技术验证2025-07-09 05:04
保险业助力货运物流保通保畅2025-07-09 04:41
天风证券:碳中和助力公用事业板块增长 2022年边际改善趋势已现2025-07-09 04:38
俄欧围绕卢布结算纷争不断,欧洲天然气断供风险几何?2025-07-09 03:52
期债有望再创年内新高2025-07-09 03:23
天风证券:碳中和助力公用事业板块增长 2022年边际改善趋势已现2025-07-09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