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 警惕贷款中介不法行为侵害权益 正文
时间:2025-07-07 19:14:5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知识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本报讯记者聂国春)“你好,我是××银行的,我们有一款利率优惠的贷款产品……”近期,不少消费者收到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贷款推销电话。近日,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称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讯(记者聂国春)“你好,银保我是监会警惕××银行的,我们有一款利率优惠的发布风险贷款产品……”近期,不少消费者收到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提示贷款推销电话。近日,贷款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称,中介贷款市场上有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不法打着正规机构、侵害权益无抵押、银保无担保、监会警惕低息免费、发布风险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提示这些诱人条件的贷款背后是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套路陷阱。中介
假冒银行名义发布办理贷款的不法广告信息。非法中介会冒充“××银行”“××银行贷款中心”等名义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是向消费者推送贷款额度,声称“在银行内部有关系”“可走内部流程办贷款”等,诱骗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其实,此类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关联,是为诱骗借款人进行的虚假宣传。
骗取高额手续费。非法中介常以“低价手续费”“百分百获得贷款”等幌子吸引消费者。在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非法中介又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走账”,伪造“流水”。借款人一旦进行转账操作,这笔资金大多以“服务费用”等名义被截留,借款人很难要回资金,面临维权困难。
提供名不副实的中介服务。非法中介往往瞄准对贷款业务、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群体下手,提供所谓的“优惠贷款”“迅速放款”服务,从中抽取极高的费用。事实上,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机构官方渠道自行办理贷款业务。有些不法中介甚至会不顾消费者偿还能力,怂恿消费者从各类网络借款平台申请贷款,有的贷款产品本身就有很高利息,不法中介仍要再骗取一笔高额费用,其目的就是快速敛财。
针对以上中介不法行为,银保监会消保局提醒有借款需求的消费者,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理性借贷,从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办理贷款业务,警惕非法中介或不法行为侵害权益。如确需中介服务,不要轻信间接的贷款服务要约,要注意核实中介机构资质,详细了解中介服务与合同内容,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
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对于超出贷款合同约定的转账要求要注意,警惕以“刷流水”“走账”为由的打款要求,不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打款,防范被骗取资金风险。如发现自己陷入不法中介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三部门部署加力振作工业经济2025-07-07 18:36
同泰基金又一只产品发行失败!旗下多只偏股基金今年以来跌幅超30%2025-07-07 18:21
央行:科技创新再贷款发放对象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共21家金融机构2025-07-07 18:20
环京楼市再现松动迹象:河北廊坊有银行首套房贷首付比例降至2成2025-07-07 18:18
威马汽车全员降薪并停发奖金:高管降薪一半、员工薪资打七折2025-07-07 18:15
股票交易过户费降低 助力投资者信心回归2025-07-07 17:41
日本央行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2025-07-07 17:31
中国海洋石油:徐可强辞任首席执行官2025-07-07 17:30
燕京啤酒董事长耿超:把ESG理念变为有效管理工具,融入到公司治理体系中2025-07-07 16:55
苹果财报前瞻:科技股“全村的希望” 产业链风险预期备受关注2025-07-07 16:45
美军撤离阿富汗一周年 喀布尔多处燃放烟花庆祝2025-07-07 19:14
世界黄金协会:一季度全球黄金市场开局良好 黄金需求同比增加34%2025-07-07 18:50
日本将启用自卫队飞机向乌克兰邻国运送救援物资2025-07-07 18:15
快讯:房地产开发板块再度反弹 中交地产等股拉升涨停2025-07-07 18:13
内房股高开低走,旭辉永升服务、德信中国大跌10%2025-07-07 18:01
第一次!雷军被自媒体起诉2025-07-07 18:01
两名大白撬蛋糕店被指盗窃,民警出镜回应:特殊时期消杀任务2025-07-07 17:49
俄媒:欧盟想通过愿以卢布结算的国家大幅加购俄气,应对波兰保加利亚天然气供应不足2025-07-07 17:47
中信明明:调整过后,如何看待资金面未来走向?2025-07-07 17:14
三款谷歌Pixel Watch智能手表获得蓝牙认证2025-07-07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