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公司大手笔回购频现
转自:中国证券报
Wind数据显示,港股公司购频截至9月15日,大手今年以来共有184家港股公司实施了回购,港股公司购频回购金额合计539.38亿港元。大手去年同期,港股公司购频140家港股公司实施回购,大手回购金额合计236.41亿港元;2021年则有187家公司回购,港股公司购频金额合计380.69亿港元。大手今年以来,港股公司购频实施回购的大手港股公司数量以及回购规模整体处于高位。
多家公司大额回购
今年以来有33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亿港元,港股公司购频7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0亿港元,大手、港股公司购频两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百亿港元。大手
Wind数据显示,港股公司购频腾讯控股今年以来累计回购金额达到163.44亿港元,暂列港股“回购王”。9月14日,腾讯控股回购117万股,最高价为304港元/股,最低价为299.6港元/股,当日回购金额合计3.52亿港元。公司今年以来累计回购次数超过50次。
截至9月15日,友邦保险今年以来累计回购金额达到154.13亿港元。9月14日,友邦保险回购248.5万股,回购最高价为72.8港元/股,最低价为71.4港元/股,回购金额合计1.78亿港元。
3月11日晚,友邦保险公告了10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公司计划在未来3年通过公开市场回购公司普通股。公司表示,实施股份回购计划,提升股东回报,同时让友邦保险保留财务实力,以继续投资于重大增长机遇。
另外,、、等公司今年以来回购金额均超过10亿港元。
市场价值逐步显现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收盘,今年以来共有1971家港股公司股价出现下跌,300家公司跌幅超过50%。
一些知名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较大。其中,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达到44.87%。公司在披露半年报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便启动了回购计划。
浙商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港股公司回购总规模超过380亿港元,远超2020年的161.5亿港元,同比增速接近140%。2022年以来,港股公司回购规模再次呈现爆发式增长。从行业角度看,地产建筑、医疗保健、科技、金融业涉及的回购公司数量居前。
研报显示,2021年下半年起,港股公司的回购行为开始明显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表明不少公司已具备吸引力。从历史经验看,回购增多意味着市场价值逐步显现。
- ·美国11月Markit服务业、制造业PMI初值均不及预期 经济存在进一步陷入衰退可能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出击 专家:未来信贷增长更重视总量稳结构优
- ·每经热评|“低碳风”卷起来 进博会释放绿色发展新机遇
- ·在手订单额逾2500亿元 大全能源频签硅料大单
- ·华彬红牛1元乐享难以顺利兑换,官方称“未出现反映后不解决”,但无人联系消费者
- ·问界M7碰撞测试A柱疑变形?官方客服称符合安全标准
- ·沃达丰以超160亿美元出售Vantage Towers股份
- ·未及时披露与中航信托、长城人寿诉讼信息,“风投教父”汪潮涌被监管通报批评
- ·三大航称有望继续恢复增加国际航班,并对国际票价下滑作回应
- ·工业和信息化部、银保监会拟出文件加强产业政策对网络安全保险支持
- ·运-20机长遭遇外军灵魂提问:中国军人怎么打仗?
- ·“玻尿酸女王”陷举报风波 山东证监局:正在办理中
- ·NASA :到2030年,科学家可能将在月球生活
- ·2022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开幕 张国清出席 张玉卓李乐成致辞
- ·国家发改委出台21条举措大力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支持民营企业创新融资方式
- ·九菱科技粉末冶金撑起超八成收入 北交所IPO过会拟募1.5亿扩大产能
- ·理光推出新款APS-C画幅单反,宾得K-70是你吗?
- ·“强美元”拖累美股企业财报,美元指数何时见顶?
- ·安杰思IPO上会:融资比2年前翻倍,胃口大了不少,上市前突击分红,募资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业内直呼看不懂
- ·寻求轻资产运行模式 万科、旭辉、世茂等40余家房企布局代建业务
- ·奇妙的达美乐披萨|达势股份IPO:持续亏损,但加速扩张,自营配送成本压力大,加盟商巨亏,总店“肥吃肥喝”
- ·官宣!华夏银行迎来“70后”新掌门
- ·富国银行:维持迪士尼“增持”评级 下调目标价至125美元
- ·2022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开幕 张国清出席 张玉卓李乐成致辞
- ·工业大省被点名“挑大梁”,山东抢先一步?
- ·苹果“砍单”之后:果链利益格局生变 ,立讯精密喜忧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