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减产挺价”遇上美联储加息 油价还能上涨吗?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9月28日电(左元)国际原油价格近日连续下跌,减产挺价上周五,当遇WTI原油跌破80美元大关,上美上涨布伦特原油跌破85美元关口,联储均为近8个月来首次。加息 3月初,减产挺价受俄乌冲突影响,当遇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最高分别涨至130美元和140美元附近,上美上涨双双创出2008年来的联储新高,目前价格距离当时的加息最高点跌幅已接近4成。 油价下跌的减产挺价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当遇尽管欧美采取多轮制裁,但俄罗斯原油退出市场的上美上涨规模有限;二是为了抑制通胀,美国采取了包括释放储备原油等措施打压油价;三是联储受疫情和通胀影响,下游成品油需求不及预期;四是加息全球“加息竞赛”导致经济衰退预期不断增强,同时美元涨至近20年高位导致非美国家因成本增加而减少了购买量。 国际油价跌跌不休,倒逼OPEC+减产 油价跌跌不休,产油国终于坐不住了。 27日,据媒体报道,俄罗斯正推动OPEC+减产石油100万桶/日。消息一出,WTI原油期货应声上涨,盘中涨幅扩大至3%,价格重返79美元/桶之上。 OPEC+将于10月5日召开会议,在上次会议上,该组织象征性地将产量削减10万桶/日,尽管数量不多,但旗帜鲜明的表明了其捍卫油价的决心。 前几日,尼日利亚石油部长Timipre Sylva表示,如果油价进一步下跌,OPEC可能会被迫减产。他说,“我们不完全知道我们能做些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对我们来说,唯一可用的工具是在价格过低时减产。” OPEC在9月公布的月报中指出,当前的石油抛售由“错误信号”引发,今明两年石油需求依然强劲,石油市场基本面“没有变化”。OPEC维持了其对2022年和2023年石油需求的预测不变,认为油价下跌的原因是“期货市场的大规模抛售加剧了市场波动”。 不少分析师认为,80美元/桶可能是产油国的心理底线,随着油价下跌,OPEC+减产的可能也越来越大。 本月稍早,摩根大通表示,OPEC+可能需要以减产至多100万桶/日的方式进行干预,以遏制油价下跌势头。瑞银策略师Giovanni Staunovo和Wayne Gordon也指出:“要为油价提供更有力的底部,沙特阿拉伯需要主动进一步减产。如果欧佩克+不采取行动从减产石油,很可能会进一步引发下行压力。” 在OPEC+“挺油价”的同时,当地时间9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再次要求国内石油公司降低油价,他说,“降价能给人们省下不少钱”。 实际上,自今年6月全美平均汽油价格触及5.02美元的高点以来,美国油价不断回落。据统计,8月份全美平均汽油价格也下降了9.2%。但美国的汽油价格已经连续14周下跌之后,上周这种下降趋势出现逆转,每加仑汽油价格上涨了约32美分。 不过,由于炼油能力存在差异,美国各地的汽油价格仍然参差不齐,西部各州的油价要比其他地方高得多。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早前也对能源价格可能出现反弹表示担忧。她9月11日受访时明确表示,美国存在着在今年晚些时候油价再次上涨的“风险”。人们越来越担心,类似今年夏季出现的油价飙升局面,可能会让美国人的钱包再度吃紧。 美联储大幅加息,衰退预期增强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拜登采取了包括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原油储备释放等系列举措,不遗余力地打压油价,但收效甚微。而最终助其实现目标的,是美联储连续的大幅加息。 当地时间9月2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75个基点到3%至3.25%之间。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五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 在通胀加剧、本币贬值等压力下,不少国家不得不跟随美联储步伐,上调利率,全球陷入一场“加息竞赛”之中。 第三次加息75基点之后,美联储依然强调,“会不顾一切遏制通胀”“美国经济仍有可能避免硬着陆”。目前,尽管美国通胀仍居高不下,但其经济数据依然较为坚挺,美联储确有其保持乐观的理由。然而,跟随其加息的欧洲国家近期情况却不乐观。 数据显示,欧元区PMI已连续3个月低于荣枯线,这表示经济正在萎缩;欧洲制造业PMI由8月的49.6降至9月的48.5;德国制造业PMI由8月的49.1降至9月的48.3。 俄乌冲突以来,高企的能源价格给欧洲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欧洲经济相对弱于美国,造成欧元兑美元连续下跌。 与此同时,能源危机之下,欧洲的货币政策也更加有限。比如近日,英国政府最新出台的一项“的价值450亿英镑的减税措施被批不合时宜”,国际资本大幅抛售英镑,而美元指数则进一步加速上涨至近20年高位,造成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 分析人士认为,美元走强带来的汇率“剪刀差”正通过通胀“收割”世界。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其他发达国家,一旦本币对美元贬值,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势必成本上涨,加剧自身通胀;对美国而言,进口其他国家商品变得便宜,美元升值因而成为缓解国内通胀的手段之一。 “在遏制通胀方面,强势美元给美国带来了顺风,但让世界其他地区承受压力。” 世界银行9月中旬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全球央行正以过去50年未见的同步程度加息,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到明年,令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并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带来金融危机,造成持久伤害。 讽刺的是,在依赖美元霸权转嫁危机的同时,美国却“嫌弃”其他经济体“扛不住”。圣路易联储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27日表示,”美联储迅速加息引发了衰退的风险,但衰退的成因可能是外部的冲击而不是美国经济自身的崩溃,美国经济依然有韧性。“ 与此同时,尽管美联储仍然声称“有望避免衰退”,但金融市场并没有这么乐观。目前,美股已连续五日重挫,美元指数连创近20年来新高,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接连下跌。 华尔街知名“空头”、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证券策略分析师Michael Wilson最近警告:股票下跌并不是终点,世界正逐步走向另一场载入史册的危机。Wilson在最新研究报告中表示,近期美元上涨造成股票等风险资产处于摇摇欲坠的情况,从过往经验来看,眼下这种程度的美元走强,在过往通常会引发一轮金融或经济危机。虽然很难去预测这类事件会如何发生,但眼下的条件足以导向一场类似于2008年次贷危机、2012主权债务危机,甚至还能追溯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 实际上,多个分析师认为,如果不考虑宏观因素,单纯从供需来看,基本面并不支持国际油价进一步下跌。 中粮期货分析称,“近期市场对中长期需求预期逐渐一致趋于悲观,目前总需求有下滑迹象但恶化幅度不大,美国炼厂消费维持偏高,下游成品油低库存对原油需求形成一定利好。另外,尽管总供给迄今为止还在缓慢增长中,但10月之后OPEC+将开始减产,甚至加大减产幅度,且从钻机的先行指标来看美国产量增速开始回落。现实供需并无超预期利空驱动,油价在80美元仍有支撑。此外,伊核协议进展近期出现倒退,尚无达成迹象。” 有原油“多头旗手”支撑的高盛近日大幅下调了油价预期,预计2023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为108美元/桶,而此前的预期为125美元/桶。但表示持续的全球供应短缺只会强化其长期看涨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建议做多远月的布伦特原油期货2024年12月头寸,而不是成交更活跃的近月合约。不知是否意味着,其也认为:在油价真正上涨之前,油价有可能遭受一次经济风暴的冲击。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面世”,众多金融机构摩拳擦掌构建科创金融创新模式
- 期现货镍价9月份以来双双上涨超10% 专家认为继续上行压力较大
- 作为欧洲“经济引擎”的德国面临“熄火”危机?
- 海康威视:拟以20亿元-25亿元回购股份并注销
- 连续两日新增破千!北京开始启用轻症方舱
- 焦点访谈:我这十年 摆脱贫困
- 欧洲央行副行长:必须坚决抗通胀 需求也带来价格压力
- 六大行齐发公告!今天开始下调存款利率
- 无锡瞄准“第二机场”?丁蜀机场通航,谋划转型民用支线机场
- 人民币汇率破“7”有哪些影响?未来走势会如何?十问十答
- 让数字人民币更快融入实体经济
- 基金经理调查极端低配股票 准确踩点美股暴跌
- OPPO潘塔纳尔开放生态的底气,是坚持十多年的伙伴哲学
- 英国新国王为何叫查尔斯三世
-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 融资客加仓三板块超17亿元 A股酝酿新一轮上行攻势
- 让产业搭上党建联盟“快车”
- 这家公司“踩雷”地产巨头,净利润腰斩,股东在IPO前夕退出……
- 辉瑞5价脑膜炎球菌疫苗MenABCWY满足三期试验目标 将于Q4寻求FDA批准
- 供应商上门讨要货款,发现上海总部人去楼空?洋码头回应:不良商户寻衅滋事,散播谣言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