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
来源:经济日报
国家统计局10月14日发布的国内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8%,物价稳环比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0.9%,总水环比下降0.1%。平保1月份至9月份平均,持平CPI和PPI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2%和5.9%。国内
“前三季度,物价稳在国际通胀居高难下背景下,总水国内大宗商品和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扎实推进,平保物价运行总体平稳。持平”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表示。国内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物价稳9月份,总水各地区各部门持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平保多措并举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持平
从同比看,9月份CPI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CPI同比温和可控,一方面反映国内需求仍处于恢复中,稳增长、稳就业不能放松;另一方面,通胀温和可控,继续为宏观调控营造有利环境。”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3%。食品价格上涨1.9%,涨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郭丽岩表示,节日期间食品消费需求增加,加之疫情和不利天气对鲜活生产调运产生一定影响,鲜菜、鸡蛋和鲜果价格均有所上涨。
董莉娟表示,9月份,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降,国内部分行业需求回升,工业品价格走势下行,但下行态势趋缓。
从同比看,PPI上涨0.9%,涨幅比上月收窄1.4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回落。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6%,涨幅回落1.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8%,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PPI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郭丽岩表示,受全球流动性收紧、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减弱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落,带动国内能源、工业原材料等价格延续下行态势。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今年下半年起,CPI运行中枢较上半年有较为明显的抬升,但同比涨幅迄今仍未阶段性突破3%,结构性通胀压力有所加大但仍处可控范围。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有望继续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
“展望三四季度,秋粮丰收为全年粮食稳产提供坚实支撑,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成效将持续显现,加之翘尾影响逐步转弱,CPI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郭丽岩表示,PPI方面,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枢回落,加之翘尾影响逐步转弱,预计PPI同比涨幅可能还会有一定幅度收窄,总体也将运行在合理区间。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双环科技拟投13.66亿开展技术升级改造 纯碱市场高景气前三季净利增长491.27%
- 英媒:贝索斯前妻捐1500万美元,帮发展中国家农民戴上眼镜
- 北京印发碳达峰实施方案 到2025年北京森林覆盖率达到45%
- 要抢“LV们”的生意?法拉利在中国开始卖服装,一件风衣超4万元!
- 投中信息CEO杨晓磊:投资机构伴生科技创新,我国科创企业未来发展有四大优势
- IPO雷达|半导体材料厂商艾森股份闯关科创板:毛利率连年下滑,应收账款占营收比超四成
- 月子中心炖汤加党参被罚“非法添加”如何认定?
- 科创板做市制度加速推进 第二批6家券商获批
- 52款保险APP大测评:复旦大学报告指出用户隐私保护15大问题,中小寿险公司是重灾区
- 央行今日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