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旅客量大幅下降!“阳康”的年轻人,不回家过年了?
文 | 新浪财经 原祎鸣 由新浪财经出品、阳康及新浪科技联合主办的春运创投沙龙《财之道2.0》上线。 在很多人眼中,旅客量今年是幅下疫情政策优化以后的首个春运。但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日前公布的年轻数据显示,1月7日(春运第1天)全国铁路、过年公路、阳康水路、春运民航共发送旅客3473.6万人次,旅客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48.6%;而在昨天的幅下1月15日(春运第9天)发送旅客4114.1万人次,也比2019年同期下降46.8%。年轻 有言论称,过年阳康的阳康年轻人,不回家过年了!春运事实果真如此?旅客量 ★本期嘉宾: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和旅游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翟向坤 去哪儿副总裁黄小杰 去哪儿机票产品总监任天 闻旅CEO周海涛 1、今年春运,为何旅客量较3年前大幅下降? 任天表示,如果跟2020和2021年疫情后的这两年去比,今年春运确实很卷,整个民航业增长的速度如果对比2020年增长100%以上,比2021年也增长50%以上。但还没有完全到2019年的水平。 “尤其是今年机票的票价很明显是在增长,票的单价大概增长了七成,侧面说明火车票确实很难买,因为一般火车票的购票难度增高,飞机票价格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翟向坤表示,很多人认为今年是疫情政策优化以后的首个春运,其实也是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的一个春运。“今年的客流总量达到20.95亿,回家的人占到了55%,务工占24%,旅游之大概占10%。火车票还是挺难买的,包括公路、飞机票等等。我查了一个数据,今年小年的时候,它的数据是发送旅客4200多万,比2019年下降46%左右,但是比去年增长了57%。” 针对发送旅客量下降的原因,翟向坤认为,一方面是大学生回家潮可能提前了,另一方面,今年的春节返乡比以往来得更早了一些,时间轴被打散了。 2、这个春节,什么“游”最热? 黄小杰称,“非遗游”正在成为近年来年轻人春节出游的主要方式。此外,冰雪游也正成为今年春节出游的热门选项。 在文化和旅游部“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三个重要理念的推动下,近年来国内非遗旅游开发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比如,江苏南京的秦淮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每年持续五十多天,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发展成为国内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 黄小杰看到,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兼顾自己在春节放假期间既享受过年的氛围,又懒得动,也不想去这么操劳的情况下,通过旅行的方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感受到过年的年味,这正是非遗产品的魅力所在和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此外,除了“非遗游”外,黄小杰还看到,今年春节的冰雪游也是非常火爆。2022-2023雪季,崇礼各大雪场周边民宿数量同比增长超3倍;在春节期间,各大雪场周边民宿预订量同比2022年增长近7倍,平均入住天数近5天。 3、境外旅游,存在哪些问题? 任天表示,政策放开的那一天,去哪儿的国际机票的搜索量瞬间涨了13倍,大家的出行热情是很高的。 但国际旅游确实也有几个问题,首先就是票价比较贵,背后的原因是航司还没有对运力进行调整,很多传统热门的国际航线的直飞还没有开,用户很难买到国际热门航线直飞的机票,还需要通过转机甚至二次转机才能到达目的地,所以价格比较高。 任天认为,这种现象通过春季航空公司运力调整会得到明显的改变和缓解。 他还谈到,很多地方的地接服务也没有准备好。“以往落地签、免签到东南亚之后,当地中文的接送机、一日游、小团都很多。但3年疫情让很多人都回国过年,不在当地做这种服务了。”任天解释说到。 4、何时恢复3年前水平? 周海涛指出,随着国内疫情政策的逐渐放开,出境游的车轮已经在往前行走,预计欧洲出境游在今年下半年将迎来国人旅游高峰。 “中国游客出境游主要围绕游学、商务和会展三大方向展开,当前,国内疫情的很多政策已经慢慢在改变,可以肯定的是出境游的车轮已经在往前走了。” 在他看来,首先恢复的目的地是东南亚。这些地区的小节假日与跟中国的放假政策相关。此外,这些地方往往交通短、路程短,同时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也很好,很多文化与中国人相近,特别欢迎中国游客。 在周海涛看来,因为外交关系,国内出境游上半年到日本、韩国可能会慢慢地往前推,东南亚会特别好,而到欧洲等地可能得到今年下半年才能全面放开。 5、国内旅游产业,何时全面复苏? 关于境外旅游的问题,翟向坤认为,1月8号放开了出境游后,入境(手续)也简化了很多。中国旅游的规模居全球第二,而且是很多国家入境游的客源国,包括邻国、欧洲等国家。“中国游客的回归是全球旅游业复苏的最后一个拼图,也是全球旅游业真正复苏和回归的一个引擎,也为全球旅游业的复苏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但他也指出,疫情三年,不管是出境游还是入境游,接待的体系,包括人才的流失仍然非常严重的。“我的一些做出境游的导游朋友,基本上失去这三年以后已经回不来了,业务生疏,年龄也大了。所以,不管是出境游还是入境游面临的一些实际的困难,真正去恢复还得需要一些时间。” 他用一句话总结:“这么近、那么美”,但还是需要时间的。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俄罗斯卢克石油宣布董事会主席因重病去世,俄媒称其“在医院坠亡”
- “洗衣液奶茶”走红还可网购,网友质疑设计无底线会误导孩子 “南椰里”回应:至今未收到任何投诉
- 压力持续加剧 美国通胀高企背后的“难言之隐”
- 杜绝过度激励!券商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出台,收入不得与承做项目挂钩
- 探索财富管理银行新路径,锚定三大北极星指标!光大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近20%,不良率仅1.24%
- 北京顺义:5月16日至22日继续实施居家办公、居家休息
- 埃尔多安放话后 美国急了:正寻求土耳其澄清其立场
- 115家!年报季独董再现离职潮,这些独董对年报说“不”
- 多家快递企业交出10月“成绩单” 行业发展韧性足
- 拜登组饭局 越南总理却到美国大谈胡志明
- 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专家谈知识资源平台常态化监管
- 莫桑比克将面临小麦短缺
- 多部门:探索支持在转型退出的高尔夫球场等项目基础上发展露营旅游休闲服务
- 睾丸组织冷冻20多年后,还能产生精子?
- 上市公司加码Micro-LED业务
- 上调!人民币大事件!意义深远→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营收704.7亿元 同比下滑9.7%
- 包洪文会见腾讯公司客人
- 四川广安市邻水县新增两个中风险地区
- 科创板试点做市商利于提升市场活力和稳定性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