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眼镜!“宁王”Q1净利不足15亿,高瓴减仓,原因何在?
财联社4月29日讯(记者 李子健)财联社记者从买方渠道获悉,宁王从4月份初,大跌市场即传言宁德时代(300750.SZ)一季度净利润不及预期,眼镜原因尽管已从普遍预期的净减仓50亿元下修至30多亿元,但宁德时代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4.93亿元的足亿“答卷”,仍然冲破了市场预期的高瓴底线。
4月29日盘后,宁王宁德时代披露2022年一季报显示,大跌报告期内,眼镜原因公司实现营收486.78亿元,净减仓同比增长153.97%;实现净利润14.93亿元,足亿同比下降23.62%;实现扣非净利润9.77亿元,高瓴同比下降41.57%。宁王据星矿数据按往年的大跌一季度净利润分布在全年占比估算,宁德时代22年一季度净利润一致性预测值约48亿。眼镜原因
宁德时代一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同比数据背离,或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未能及时传导。财务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一季度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98.66%,增幅高于营收近45个百分点。公司对此解释称,一是随销售增长相应增加;二是部分上游材料价格快速上涨造成成本增加。
财联社记者跟踪锂电产业链获悉,今年一季度锂盐价格增长较快,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1月4日的29万元/吨的主流价格,至3月1日已达50.4万元/吨,增幅近74%;电池级氢氧化锂更是翻倍,在3月底主流报价为49.5万元/吨。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记者从多个锂盐公司获悉,在今年一季度,锂盐供应长单协议定价发生改变,逐步推行月度定价模式,而有锂盐厂更偏向于现货销售,价格模式随行就市。这意味着,在2022年一季度锂盐公司业绩普遍大增之下,锂电厂的成本压力加大。
除此以外,在2021年价格并未明显变化的负极材料,在今年亦发生异动。有负极材料厂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石墨化、焦类等价格上涨,今年已向部分客户进行提价,随着现阶段原材料还处于上涨趋势中,需要持续与客户进行价格商谈。
在此前提下,锂电厂并非没有价格传导的动作。实际上,今年3月,针对近日有主机厂关于宁德时代电池两次涨价的说法,宁德时代对财联社表示,因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相应动态调整了部分电池产品的价格。
汽车CEO李想此前更公开表示,“目前来看,和电池厂商已经合同确定了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的品牌,基本上就都立刻宣布了涨价。还没有涨价的,大部分是涨价幅度还没有谈妥的,等待谈妥后也普遍会立刻涨价。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非常离谱。”
这意味着,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润低于预期,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之外,可能因为供货部分车企的动力电池涨价从Q2执行或尚未谈妥,存在一定的价格传导迟滞。但若“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非常离谱”,宁德时代Q2的业绩有望得到修复。
而高瓴资本可能已没有耐心,据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HHLR管理有限公司减持376万股,HHLR管理有限公司由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更名而来。除此以外,还有多个机构或个人减持,其中包括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
- ·布局“合成生物”“6G技术” 上海打造五大未来产业集群 力争2030年产值达到5000亿元
- ·双十一的新变局
- ·阿科力前三季最高预盈1.1亿 连续三年满产满销拟10.5亿扩产
- ·秋冬换季 饮料企业转战暖饮市场
-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繁荣 88万亿市值澎湃中国新动能
- ·身处不确定性的市场中,Pick它为投资加一份从容
- ·创业板指六连阳 医药储能汽车三大板块走势强劲 四季度或迎来中期拐点 建议关注三大板块
- ·猪八戒网第三度冲刺上市 三年半累计亏损超10亿元
- ·湖南金融监管部门认定盛大金禧涉嫌非法集资,警方已介入
- ·房地产行业融资增量扩容 碧桂园等稳健型房企迎来价值回归
- ·多家药企前三季度业绩亮眼 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向好 华大智造、凯普生物、药明康德等业绩增超100%
- ·芬兰核电站一反应堆内部受损 或影响今冬电力供应
- ·证监会李明:力争用3年时间大力推动上市公司5种能力的持续提升
- ·施罗德投资梁莹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避雷止损是前提
- ·期限临近超4000亿专项债待发力 10月下旬或迎发债小高峰 明年部分限额有望提前下达
- ·证券行业资本实力不断增强 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畅通服务实体经济血脉 助力企业直接融资
- ·社科院支振锋:在新起点上推动香港创造更大辉煌
- ·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 湿地面积约5635万公顷
- ·中期选战前拜登急出招:敦促油企增加石油产量 承诺将为其兜底
- ·惠誉下调美国2023年GDP增速预期:经济将陷入衰退
- ·俄罗斯卢克石油宣布董事会主席因重病去世,俄媒称其“在医院坠亡”
- ·苹果公司据悉削减iPhone 14 Plus产量,重新评估需求
- ·陕西发布第三季度消费投诉情况分析:小心盲盒App设置复杂规则
- ·多家新兴乳品牌做股东 澳亚集团二交招股书
- ·上海发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高地,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
- ·五大指标或给出底部区域暗示?外资看好A股,准备迎接中国相关资产的“追赶行情”